• PP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新华社:解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四大亮点
    来源: 时间:2011-07-12 作者: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 车玉明、姚润丰)题:开启治水惠民新时代——解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四大亮点

      9日闭幕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次会议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水问题作出安排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发力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继续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巩固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加快抗旱水源建设,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从整体上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和水平。

      背景:从2007年川渝百年不遇大旱到2010年西南五省区特大春旱,从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从江西唱凯堤溃堤到每年汛期数座小水库垮坝,频发多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洪涝与干旱交互的威胁或将成为常态,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

      解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防御洪涝灾害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完成5000条左右200至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任务。到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坝高10米以上且总库容2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溃坝后对下游防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突出问题。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应对特大干旱、持续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

      民生水利的阳光普照亿万群众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把水利建设投资优先投向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水利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工程。

      背景:过去五年,中央和地方投资1053亿元解决了2.1亿农村群众和4万多所学校、1800万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中央投资512.19亿元完成全国6240座大中型及重点小型、东部1116座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投资314亿元对408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但目前全国还有2亿多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8.3万座水库中还有4.1万座病险水库存在隐患,蓄滞洪区内群众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些城市饮用水供应紧张,防洪排涝不时出现问题。

      解读: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水利的根本目标。民生水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尽管近年来民生水利发展迅速但还不全面,任务还十分艰巨。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十二五期末要全面解决2亿多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全国4111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90处大型、800处中型、1500处一般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任务,发展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此外,要提高城市的供水能力,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来水达标,同时也要建设备用和应急供水水源,提高应对供水安全危机事件的处置能力。

      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硬约束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着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大力倡导、全面强化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背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列世界第125位,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尽管供水量从1980的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5965亿立方米,但目前全国总的缺水500亿立方米左右。缺水的同时,水资源浪费也十分严重,我国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全国城市废污水处理率仅为70%左右。

      解读: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安全,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水利发展改革的一场深刻制度变革,必须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具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攻坚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亮点: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改革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背景:近年来,尽管水利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但水利发展中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成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如,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较为薄弱,良性运行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形成,价格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

      解读: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要靠体制改革,靠制度创新。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当前,要切实加大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基层水利管理、水价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创新区域水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要在分类定性的基础上落实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理经费,搞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加大对防汛专业抢险队、抗旱服务队、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乡镇水利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夯实基层水利工作基础。(新闻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站)

     

    友情链接: